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治超站点信息系统工程的总体要求、设计原则、功能要求、数据交换与共享、系统安全及运行维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治超站点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及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Guideline for Information System Engineering of Overload Control St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M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4766-2024治超站点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指南》是由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的,主要用于指导治超站点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系统架构与功能要求
- 标准明确规定了治超站点信息系统的总体架构应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展示五个主要部分。其中,数据采集应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传输网络需具备高带宽和低延迟的特点以保障数据的快速传递;存储系统要能够长期保存数据并支持高效检索;处理环节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来支持复杂的分析任务;最后,展示界面应当直观易懂,便于执法人员使用。
2. 硬件设备选型与部署
- 在硬件设备的选择上,标准强调了设备的稳定性和兼容性。例如,称重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计量标准,并且要有足够的精度和重复性;视频监控设备则需满足清晰度不低于720P的要求,并且具备夜视功能。此外,所有设备都应按照设计图纸正确安装,确保布局合理、易于维护。
3. 软件开发规范
- 软件开发过程中,必须遵循模块化设计原则,每个模块之间应该有明确的接口定义,这样可以提高代码复用率同时降低耦合度。另外,对于涉及到用户交互的部分,如登录验证、权限控制等,都必须严格遵守安全准则,防止未授权访问或数据泄露。
4. 信息安全保护措施
- 针对信息安全问题,标准提出了多层次的安全防护策略。首先,在物理层面,要保证机房环境的安全,比如设置门禁系统、监控摄像头等;其次,在逻辑层面,则需要实施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技术手段;再次,定期更新补丁程序,修补已知漏洞;最后,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迅速响应。
5. 测试验收流程
- 完成建设后,系统需要经过严格的测试才能投入使用。测试内容涵盖功能性测试、性能测试以及安全性测试等多个方面。只有当各项指标均达到预期目标之后,方可组织专家进行最终验收,并出具正式报告。
以上就是对《DB34/T 4766-2024治超站点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指南》中几个重要条文的具体解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