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检查井的设计、生产、施工、验收及维护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城市道路、市政工程中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检查井的建设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efabricated Reinforced Concrete Manho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3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检查井技术规程》(DB34/T 1786-2024)是安徽省地方标准,该标准对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检查井的设计、生产、施工及验收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以下是对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设计要求
第5.1.2条:检查井的结构设计应满足承载力、抗渗性和耐久性的要求。在设计时,需考虑地下水位的变化对井体的影响,并确保井壁厚度能够抵抗外部荷载。
解读:此条强调了设计阶段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例如,在高地下水位区域,需要特别注意防水措施;而井壁厚度则直接影响到井体的安全性,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
生产要求
第6.2.3条: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且每批次至少取样一组试件进行检测。
解读:混凝土强度直接关系到成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采用不低于C30的混凝土可以保证构件具有足够的强度来承受各种工况下的压力。同时,规定每批次取样检测有助于监督生产质量,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施工要求
第7.3.1条:安装前应对基础进行检查,确保其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安装过程中应使用专用设备吊装,避免人为损坏。
解读:基础作为整个检查井系统的基础支撑,其平整度至关重要。不平整的基础会导致后续安装困难甚至失败。此外,专用设备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有效减少人为操作带来的潜在风险。
验收标准
第9.2.4条:竣工后应对检查井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但不限于外观质量、尺寸偏差、接缝密封情况等项目,并记录所有测试数据。
解读:全面检查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外观、尺寸以及密封性的严格检验,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保障检查井长期稳定运行。记录测试数据也有利于后期维护管理和出现问题时追溯原因。
以上是对《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检查井技术规程》中几个关键条文的具体分析。遵循这些规定不仅能够提升工程建设水平,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延长设施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