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蔬菜基地宜机化建设的基本原则、规划与设计、土地整治、配套设施建设及管理维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指导江西省内蔬菜基地的宜机化建设和改造,提升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
Title:Guidelines for Mechanization-friendly Construction of Vegetable Ba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977-2024《蔬菜基地宜机化建设指南》是江西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蔬菜生产基地的机械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标准化水平。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规划与设计
标准要求蔬菜基地在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土壤条件及周边环境等因素。例如,第5.1条明确规定:“基地内部道路系统应满足农机通行需求,主干道宽度不宜小于4米。”这一规定是为了确保大型农业机械能够顺畅进出,减少运输过程中的障碍,从而提升作业效率。同时,还强调了灌溉系统的布局要与机械操作相适应,避免因设施设置不合理而影响机械化作业。
二、土地平整
土地平整是实现机械化种植的基础。根据第6.2条,“土地平整度误差不得超过±5厘米。”这意味着土地表面需要尽可能地保持平坦,以防止农机作业时出现颠簸或损坏。此外,该条款还提到要消除田间障碍物如石块、树根等,并对坡度进行适当改造,使耕地适合各类农机具使用。
三、灌溉与排水系统
良好的灌溉与排水系统对于保障蔬菜生长至关重要。标准指出,在新建或改建蔬菜基地时,应当采用节水型灌溉技术,并结合实际情况配置相应的排水设施。第7.3条规定:“每个灌溉单元面积不超过2公顷,且每个单元需配备独立控制阀。”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精准灌溉,节约水资源的同时也提高了灌溉效果。另外,还要求排水沟渠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雨季期间不会发生内涝现象。
四、电力供应
为了支持现代化农业生产,电力供应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第8.1条建议:“每10公顷蔬菜地至少安装一个专用变压器。”这不仅能够满足日常用电需求,也为未来可能增加的新设备预留了空间。同时,线路布置应尽量避开农田中心区域,以免影响耕作。
五、防护林带建设
为保护作物免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标准提倡在基地四周建立防护林带。第9.2条提到:“林带宽度一般为10-15米,主要选用抗风性强、耐旱的树种。”这样的设置既能阻挡强风侵袭,又能调节小气候环境,有利于作物健康生长。
以上只是对部分内容进行了简要分析,实际上整个标准涵盖了从选址到具体实施等多个环节的具体要求。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可以有效推动蔬菜基地向更加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