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酒糟与甜叶菊渣混合袋装微贮的技术要求、操作步骤、质量控制及贮存管理。本文件适用于酒糟与甜叶菊渣混合袋装微贮的生产与应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agged Micro-ensiling of Alcohol Dregs and Stevia Residue Mix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974-2024《酒糟与甜叶菊渣混合袋装微贮技术规程》是江西省地方标准,规定了酒糟与甜叶菊渣混合袋装微贮的技术要求。以下为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在术语和定义部分中,“微贮”是指将酒糟与甜叶菊渣等原料通过特定工艺处理后密封发酵的方法。“混合原料”则是指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的酒糟与甜叶菊渣。这些定义明确了标准所涉及的基本概念。
在原料选择上,标准要求酒糟应来源于正常生产的白酒企业,且无霉变、无异味;甜叶菊渣则需色泽正常,无腐败变质现象。这确保了原料的质量,避免因原料问题影响最终产品的品质。
关于加工工艺,首先需要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包括粉碎至适宜粒度,并按比例混合均匀。随后添加乳酸菌等发酵剂,控制水分含量在55%-65%之间,最后装入专用塑料袋中压实并密封。此过程中的每一步骤都直接影响到微贮效果。
贮存环境方面,要求温度保持在15℃-25℃范围内,相对湿度控制在80%-90%,同时避免阳光直射。这样的条件有利于微生物活动,促进发酵进程。
质量检测指标主要包括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及卫生指标三大类。其中感官指标关注色泽、气味是否符合要求;理化指标如pH值、水分含量等需达到规定范围;而卫生指标则确保产品安全无害。
此外,标准还强调了标签标识的重要性,要求注明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使用方法等内容,以便消费者正确使用产品。
综上所述,《酒糟与甜叶菊渣混合袋装微贮技术规程》通过对原料选择、加工工艺、贮存条件及质量检测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旨在规范该领域的生产和应用,提高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