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柞树嫁接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嫁接前准备、嫁接方法、嫁接后管理及苗木出圃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柞树嫁接育苗的生产和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afting and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Oak Tre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06T 018-2023柞树嫁接育苗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柞树嫁接育苗的技术规范,为柞树的优质高效培育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范围”部分明确指出该标准适用于以嫁接方式培育柞树苗木的全过程。这表明标准不仅涵盖了嫁接的具体操作,还涉及了从种质资源的选择到苗木出圃的各个环节,确保了整个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其次,在“术语和定义”中对关键概念进行了界定。“柞树”被定义为壳斗科(Fagaceae)槲属(Quercus)植物,而“嫁接”则是指将一个植物体的一部分接到另一个植物体上,使其愈合成一个完整的新植株的过程。这些定义为后续技术细节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接着,在“嫁接前准备”部分强调了砧木与接穗的选择至关重要。砧木应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或二年生枝条作为材料;接穗则需选取当年生发育良好的芽眼饱满的枝条。此外,还要求对接穗进行蜡封处理,以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成活率。
在“嫁接方法”章节中,详细描述了几种常用的嫁接技术,包括切接法、劈接法等,并且特别提到每种方法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例如,在使用切接法时,切口要平滑整齐,接穗插入后要保证两者形成层紧密贴合;而在采用劈接法则需要注意保持劈缝宽度均匀,避免损伤木质部。
另外,“嫁接后的管理”部分也非常重要。它指出嫁接完成后要及时检查成活情况,一旦发现未成活应及时补接;同时还要注意浇水施肥,防止干旱或积水现象发生;对于可能出现的病虫害问题,则需要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防治。
最后,在“苗木质量评定”环节里规定了合格苗木的标准,包括但不限于高度、胸径、根系状况等方面的要求。只有达到这些标准才能视为合格产品,从而保证最终培育出来的柞树苗木具有优良品质。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DB2106T 018-2023柞树嫁接育苗技术规程》是一部全面细致的技术指导文件,它从理论到实践都给予了从业者清晰明确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提升柞树嫁接育苗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