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冬播小黑麦复种燕麦、箭筈豌豆的生产技术要求,包括选地与整地、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的技术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冬播小黑麦复种燕麦、箭筈豌豆的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inter Sown Black Rye Relay Cropping with Oat and Arrow Pea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4T 0370-2024《冬播小黑麦复种燕麦、箭筈豌豆生产技术规程》是西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冬播小黑麦复种生产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冬播小黑麦的种植条件、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收获等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提高产量和品质。
一、种植条件
标准指出,冬播小黑麦应选择海拔3000米以下、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土壤pH值以6.5-7.5为宜,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前茬作物以豆科作物或禾本科作物为佳,前茬收获后要及时整地,确保土壤疏松平整。
二、播种技术
1. 播种期: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最晚不超过10月中旬。播种过早易遭受冻害,过晚则影响越冬安全。
2. 种子处理:播种前要进行精选种子,剔除病粒、虫粒和杂质,用种衣剂包衣处理,预防地下害虫和苗期病害。
3. 播种方式:采用条播或撒播方式,行距控制在20-25厘米,播种深度3-5厘米,每亩播种量8-10公斤。
4. 复种作物:冬播小黑麦收获后可复种燕麦或箭筈豌豆,复种期掌握在5月中下旬,播种量分别为燕麦每亩8-10公斤、箭筈豌豆每亩5-7公斤。
三、田间管理
1. 施肥:基肥以农家肥为主,每亩施用腐熟农家肥2000-3000公斤,配施磷钾肥。拔节期追施尿素每亩5-8公斤。
2. 灌溉:播种前要灌足底墒水,越冬前视土壤墒情决定是否灌越冬水,返青后根据天气情况适时灌溉。
3. 中耕除草:冬前和春季各中耕除草一次,拔节期培土防倒伏。
四、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锈病、白粉病等,可用三唑酮、戊唑醇等药剂防治;主要虫害有蚜虫、粘虫等,可用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等药剂防治。防治时要注意轮换用药,避免产生抗药性。
五、收获
冬播小黑麦一般在次年6月中下旬收获,当植株茎叶变黄、籽粒变硬时即可收获。复种作物燕麦在7月下旬收获,箭筈豌豆在8月中旬收获。收获后要及时晾晒,水分降至安全标准后入库贮藏。
六、注意事项
1. 西藏高原气候特殊,种植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防霜冻、防冰雹等工作。
2. 种植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3. 加强田间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防止扩散蔓延。
总之,DB54T 0370-2024标准为冬播小黑麦复种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种植效益和产品质量。在实际操作中,种植户要结合当地具体条件灵活运用,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