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羟乙基纤维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工业硝酸钠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羟乙基纤维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工业硝酸钠,主要用作化工原料。
Title:Hydroxyethyl Cellulose By-product Industrial Sodium Nitrate
中国标准分类号:G11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羟乙基纤维素副产工业硝酸钠中氯化物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在TCIEP 0031-2023标准中,与旧版相比,氯化物含量的测定方法有了显著改进。新版标准采用电位滴定法替代了原有的容量法,这一变化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电位滴定法的优势在于其更高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在原有容量法中,由于需要人工判断终点颜色变化,操作人员的经验和主观判断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而电位滴定法则通过电极测量溶液pH值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减少了人为误差,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
具体应用时,首先将样品溶解于蒸馏水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然后加入硝酸调节溶液至中性,再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标准溶液。使用电位滴定仪连接玻璃电极和参比电极,开始滴定过程。仪器会实时记录电位变化,并在滴定终点处自动停止并显示结果。
这种方法不仅提升了检测效率,还降低了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尤其适用于企业质量控制环节,能够更精准地监控羟乙基纤维素副产工业硝酸钠的质量指标,确保产品符合行业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