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鸡-生物肥-果茶蔬”种养结合技术的术语和定义、选址要求、养殖管理、肥料制备与施用、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及产品质量控制。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采用“鸡-生物肥-果茶蔬”模式进行种养结合的农业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egrated Chicken-Biofertilizer-Fruit-Tea-Vegetable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1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01T 697-2024《鸡-生物肥-果茶蔬》种养结合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种养结合模式,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下将对规程中的几个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一、养殖规模与布局
规程指出,养殖规模应根据土地承载力合理确定,确保鸡粪能够被充分吸收利用而不造成环境污染。具体而言,每公顷果园或茶园推荐的放养鸡数量不得超过500只。这一规定基于鸡粪作为有机肥料的最佳施用量计算得出,既能保证土壤肥力提升,又能避免过量施肥导致的土壤板结和地下水污染问题。
二、饲料与饲养管理
在饲料选择上,规程强调使用无公害饲料,并禁止添加任何违禁药物及激素类物质。此外,还提倡采用本地可获得的农副产品作为补充饲料来源,这样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也有助于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对于饲养管理方面,则要求定期清理鸡舍卫生,保持干燥通风环境,防止疾病传播。
三、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针对鸡粪等废弃物,规程提出了堆肥发酵处理方法。首先需要将新鲜鸡粪与适量秸秆混合均匀后堆积起来,在自然条件下经过约3个月的时间即可转化为优质有机肥。这种做法既解决了废弃物处置难题,又创造了额外收益来源。值得注意的是,堆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水分含量及温度变化,以促进有益微生物生长并抑制病原菌繁殖。
四、作物种植规划
规程建议根据不同作物特性安排轮作制度。例如,在春季可优先考虑种植豆科植物如豌豆、蚕豆等,它们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素供后续作物吸收;而在夏季则可以选择耐热性强的蔬菜品种如番茄、辣椒等。同时,规程还特别提到要预留一定比例的土地用于种植绿肥作物,以便持续改善土壤结构。
五、病虫害综合防控
为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规程鼓励采取物理防治措施如设置防鸟网、安装频振式杀虫灯等方式来控制害虫侵害。另外,还提倡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草蛉等捕食性天敌来进行生物防治。当确实需要喷洒药剂时,应选择高效低毒环保型产品,并严格按照说明书剂量操作,避免残留超标影响食品安全。
总之,《鸡-生物肥-果茶蔬》种养结合技术规程为我们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生态农业实践指南。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还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值得广大农户认真学习并付诸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