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茶梨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茶梨的育苗生产及相关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ea Pear Seedling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2937-2024《茶梨育苗技术规程》是一项湖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茶梨的育苗过程,确保苗木质量。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种质资源的选择
标准指出,选择种质资源时应优先考虑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具体要求包括:母树年龄应在15-30年之间,树势旺盛,且无明显病虫害症状。这一规定是为了保证苗木的遗传品质和抗逆性。
2. 种子采集与处理
种子应在果实完全成熟后及时采集,通常在秋季进行。采集后的种子需经过清洗、晾晒和消毒处理。标准特别强调,消毒处理可以使用浓度为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小时,以防止种子携带病菌。
3. 播种时间与方法
播种时间建议在春季进行,具体时间为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方式可采用条播或撒播,行距保持在20-30厘米,覆土厚度约为种子直径的2-3倍。这样可以保证种子出苗整齐,提高成活率。
4. 苗期管理
苗木出土后应及时进行间苗和补苗,保持株距在10-15厘米。同时,要定期除草和松土,保持土壤疏松透气。浇水应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避免积水导致根系腐烂。
5. 病虫害防治
标准明确要求,在育苗过程中要加强病虫害监测,一旦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措施。推荐的防治方法包括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例如使用苏云金杆菌对害虫进行生物防治,或喷洒低毒高效的化学药剂。
6. 苗木出圃
苗木达到一定高度和粗度后即可出圃。标准规定,出圃苗木的高度应不低于30厘米,地径不小于0.5厘米。出圃前需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保苗木健康无病虫害。
这些条文涵盖了茶梨育苗的关键环节,从种质资源的选择到苗木出圃的全过程都有详细的指导,有助于提高茶梨苗木的质量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