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古籍数字化与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数据加工流程及质量控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古籍数字化项目的规划、实施及管理,以及相关数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Title:Specification for Digit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ncient Book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05/T 1111—2024古籍数字化与开发利用规范》是由江苏省苏州市发布的,该标准为古籍的数字化工作提供了系统化的指导。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4.1 数字化对象选择
这一条文强调了在进行古籍数字化时应优先考虑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古籍。具体来说,对于那些存世稀少、内容独特或者对研究某一领域有重要意义的古籍应当给予优先处理。例如,一些地方志或家族谱牒可能在当地历史文化中占有特殊地位,这类古籍应该成为数字化工作的重点对象。
4.2 数字化流程
本条文详细规定了从古籍准备到最终数字资源交付的整个流程。首先,需要对古籍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物理状态适合扫描或其他形式的数字化操作。接着是图像采集阶段,要求使用高分辨率设备以保证图像质量,并且要考虑到光线控制和色彩还原等问题。最后,在完成所有技术处理后,还需经过严格的质量审核才能将成果交付给用户或存储机构。
5.1 数据格式
关于数据格式的选择,标准建议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格式如PDF/A来保存文本信息,而对于图片则推荐TIFF作为首选格式。这样做不仅便于长期保存也能提高互操作性。此外还特别提到音频视频资料也应遵循相应的行业标准来进行编码。
6.2 开发利用原则
这部分内容主要讨论了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已经完成数字化转换后的古籍资源。它提倡建立开放共享机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进来共同挖掘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的价值。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知识产权避免未经授权擅自传播造成版权纠纷。
以上就是对《DB3205/T 1111—2024古籍数字化与开发利用规范》中几个关键条款的具体分析。希望可以为大家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