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测试的术语和定义、测试条件、测试项目、测试方法及评价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在封闭测试场地和指定开放道路上对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进行的测试与评价。
Title:Specification for Autonomous Driving Function Test of 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T51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1571-2024《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测试规范》是重庆市发布的关于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测试的重要技术文件。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测试环境要求
条款3.1 环境条件
- 温度范围: -40°C 至 +60°C
解读: 此温度范围覆盖了全球大部分地区的极端气候条件,确保测试结果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 湿度范围: 10%RH 至 95%RH
解读: 这一湿度范围考虑到了干燥和高湿环境下的测试需求,特别是在雨雪天气或沿海地区可能遇到的情况。
- 风速: ≤30m/s
解读: 高风速可能影响车辆传感器的正常工作,因此设定此限制以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测试场景设置
条款4.2 基础设施测试场景
- 交通信号灯识别与响应
解读: 要求系统能够准确识别不同颜色的交通信号灯,并根据信号做出相应的驾驶操作,如停车、减速等。
- 道路标志识别与遵守
解读: 包括对限速标志、禁止通行标志等多种标志的识别能力,确保车辆在复杂道路上的安全行驶。
功能安全测试
条款5.1 功能安全性评估
- 故障注入测试
解读: 通过人为引入各种类型的故障(如传感器失效、通信中断)来检验系统的容错能力和恢复机制。
- 冗余设计验证
解读: 对于涉及生命安全的关键部件,需要有备用方案以防主系统出现故障,这包括硬件冗余和软件备份策略。
性能指标评价
条款6.3 自动驾驶性能指标
- 定位精度
解读: 定位误差不得超过1米,这对于精确导航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城市峡谷环境中卫星信号较弱时。
- 反应时间
解读: 从感知到决策再到执行的时间间隔应小于等于0.5秒,这是衡量自动驾驶系统快速响应能力的一个重要参数。
以上仅为部分内容摘录及深度解读,实际标准涵盖更多细节和技术要求,旨在为智能网联汽车的研发、生产以及后续市场推广提供全面的技术指导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