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牦牛毛褐子传统手工织造工艺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工艺流程、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及包装运输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以牦牛毛为原料,采用传统手工织造工艺制作的牦牛毛褐子产品。
Title:Traditional Handweaving Specifications for Yak Hair Brown Cloth
中国标准分类号:W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4T 0322-2024《牦牛毛褐子传统手工织造工艺规程》是一项西藏自治区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牦牛毛褐子的生产流程,保护和传承这一具有深厚文化价值的传统手工艺。以下将对标准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原材料选择方面,标准明确规定了牦牛毛的采集时间、质量要求以及预处理方法。例如,规定牦牛毛应在每年春季剪取,确保纤维长度适中且无杂质。同时,强调在清洗过程中需使用天然植物提取物作为清洁剂,以保持材料的原始特性。
其次,在织造工艺环节,标准详细描述了从纺线到成品的每一步骤。其中包括纺线时的张力控制、染色过程中的温度与时间把控等技术细节。特别是对于传统图案的设计与编织技巧,标准特别指出要尊重当地民族的文化习俗,并鼓励创新设计以适应现代市场需求。
此外,关于产品质量检测部分,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检验项目和合格标准。如外观检查应包括颜色均匀度、图案清晰度等指标;物理性能测试则涵盖耐磨性、抗拉强度等方面。这些具体的要求为产品的质量提供了保障。
最后,标准还特别提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应当尽量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提倡环保型材料的应用,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牦牛毛褐子传统手工织造工艺规程》不仅是一套技术指导文件,更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积极尝试。它既保证了产品的高品质,又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