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鲟鱼养殖的场地选择、设施要求、苗种放养、饲养管理、水质控制、疾病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鲟鱼的人工养殖生产及其相关活动。
Title:Sturgeon Farm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T 1231-2024《鲟鱼养殖技术规程》是云南省发布的关于鲟鱼养殖的技术规范。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苗种选择与放养
- 条款要求选择健康无病、体格健壮的鲟鱼苗种,规格整齐且活力强。具体来说,苗种应具备完整的鳞片和鳍条,无明显损伤或畸形,体色正常。
- 放养前需对苗种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方法包括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或食盐水洗浴,以减少疾病传播风险。
2. 水质管理
- 养殖用水必须符合GB/T 11607的规定,即水质清澈透明,溶解氧含量不低于5mg/L,pH值保持在7.0至8.5之间。
- 定期检测水质参数,如氨氮、亚硝酸盐等,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水质。建议每半月更换一次部分水源,每次换水量不超过总水量的30%。
3. 饲料投喂
- 饲料应符合NY/T 1168的要求,确保营养均衡。主要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
- 投喂量需根据鲟鱼的生长阶段和摄食情况灵活调整,一般每日投喂两次,早晚各一次。投喂时应遵循“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原则。
4. 疾病防控
-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定期对养殖环境进行清洁消毒,同时加强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 若发生疾病,应及时隔离病鱼,采取药物治疗措施。使用药物时要严格遵守休药期规定,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5. 记录与档案管理
- 养殖过程中所有操作都需做好详细记录,包括苗种来源、饲料投放、水质监测、疾病防治等内容。
- 记录资料至少保存两年以上,以便追溯查询和经验总结。
这些条款构成了鲟鱼养殖的基本框架,对于保障鲟鱼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从业者能够严格按照规程执行,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