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牦牛养殖、加工、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标准体系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范围内牦牛产业的相关生产、加工和质量管理活动。
Title:Qinghai Provincial Standard System for Yak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2262-2024《牦牛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牦牛养殖的技术标准。这项标准从牦牛的品种选择、饲养管理到疾病防控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提升牦牛产业的整体水平。
首先,在品种选择上,该标准强调应选用适应性强、抗病力高的优良品种。具体来说,牦牛的体格要健壮,毛色以黑色为佳,体型匀称,四肢结实有力。这些特征不仅有利于牦牛在高寒地区的生存,也能提高其产肉量和奶产量。
其次,在饲养管理方面,标准提出了科学合理的饲养方案。建议采用全混合日粮(TMR)技术,确保饲料营养均衡。每日需提供充足的青干草、精料以及适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补充。同时,要定期对圈舍进行清洁消毒,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预防疾病的发生。
此外,关于疾病防控,标准要求建立完善的免疫程序,及时接种疫苗。一旦发现患病个体,应立即隔离治疗,并做好记录备案工作。对于一些常见的寄生虫病,如肝片吸虫病等,则需要定期驱虫处理。
最后,标准还特别提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当妥善处理,不得随意排放造成污染。通过实施这一系列措施,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牦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总之,《牦牛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为从事牦牛养殖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同时也体现了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方向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