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平榛在山地栽培的术语和定义、园地选择与规划、苗木培育、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山地平榛的栽培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ountain Cultivation of Pinghazelnu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8T 351-2024《平榛山地栽培技术规程》是河北省承德市发布的关于平榛在山地环境下种植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了其中的关键条文并进行了详细解读:
一、选址与整地
【原文】4.1 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山坡地,坡度应在15°至25°之间。
【解读】平榛适合生长在有一定坡度的土地上,这样的地形有利于排水,避免根系因积水而腐烂。同时,土壤深度要足够,以保证根系的充分发育。
二、苗木选择与栽植
【原文】5.1 苗木应选用无病虫害、健壮的两年生苗,高度不低于40cm。
【解读】选择健康的苗木是确保成活率和后期产量的基础。两年生苗已经具备一定的抗性和生长势,高度要求则是为了保证其有足够的能量储备来适应新环境。
三、肥水管理
【原文】6.2 每年春季萌芽前施一次有机肥,每株施用量为5kg左右。
【解读】春季是平榛生长的关键时期,此时施肥可以促进新梢生长和花芽分化。有机肥料能够改良土壤结构,提供全面的营养元素,对平榛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四、修剪技术
【原文】7.3 冬季修剪时,剪去枯枝、弱枝以及交叉枝,保持树冠通风透光。
【解读】合理的修剪不仅可以提高果实品质,还能增强植株的抗逆性。冬季修剪可以减少养分消耗,促进来年的开花结果。
五、病虫害防治
【原文】8.1 定期巡查,发现病虫害及时处理,可采用生物农药或物理方法进行防治。
【解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生物农药和物理方法相比化学药剂更加环保,既能有效控制病虫害,又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六、采收
【原文】9.2 当果壳颜色由绿转黄,并有少量自然脱落时即可采收。
【解读】适时采收不仅能够保证果实的质量,还能避免过度成熟导致的品质下降。观察果壳颜色变化是一个简单有效的判断依据。
以上内容涵盖了平榛山地栽培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和技术要点,对于指导实际生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