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食品小作坊生产加工的基本要求、场所与设施、设备与工具、原辅材料、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验、包装与标识、储存与运输、人员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食品小作坊的生产加工管理。
Title: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s for Small Food Workshop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 1401T 20—2024《食品小作坊生产加工管理规范》是山西省太原市发布的关于食品小作坊管理的地方标准。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原料采购与验收
标准要求食品小作坊应建立并执行原料采购和验收制度,确保所购原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具体包括:明确原料供应商资质审核流程,记录采购信息以备追溯;对每批原料进行感官检查和必要的理化检测,确保无腐败变质或掺杂掺假现象。
2. 生产环境与设施
小作坊的生产环境需保持清洁卫生,生产区域应与生活区有效隔离,防止交叉污染。设备布局合理,避免原料、半成品和成品混放。此外,还需定期清洁消毒生产设备,并做好通风防潮措施。
3. 人员健康管理
所有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的人员必须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且每年至少接受一次健康体检。在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应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勤洗手并佩戴口罩,不得携带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个人物品进入生产区。
4. 产品标识与追溯
成品包装上必须标明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地址及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同时,小作坊应建立完整的生产记录档案,包括原料来源、生产过程、检验结果等内容,以便于发生问题时能够迅速定位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5. 废弃物处理
应制定专门的废弃物管理制度,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分类收集存放,并及时清理运离现场,避免成为害虫滋生地或污染源。
6. 应急处置机制
针对可能出现的质量安全事件,如原料不合格、微生物超标等情况,小作坊需预先制定应急预案,包括风险评估、快速反应步骤以及事后改进方案,确保一旦发现问题能迅速响应并妥善处理。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食品小作坊经营者更好地理解和遵守该标准,从而保障产品的安全性与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