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橘小实蝇在火龙果生产中的防控技术要求,包括监测与预警、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及综合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地区火龙果种植过程中橘小实蝇的防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actrocera dorsalis Control in Pitaya Production - Part 5: Pitay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756.5-2023《橘小实蝇防控技术规程 第5部分:火龙果》是一项专门针对火龙果种植中橘小实蝇防治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监测与预警
标准指出,应在火龙果种植区设立固定监测点,并使用性诱剂和黄板等工具进行定期监测。具体要求为每公顷设置不少于3个监测点,且每月至少检查一次。通过持续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橘小实蝇的发生动态,从而提前采取防控措施。
2. 物理防控
在物理防控方面,建议采用粘虫板、防虫网以及人工摘除受害果实的方法。粘虫板的颜色应选择黄色,悬挂高度约为离地面1.5米左右。对于已经受到侵害的果实,应及时摘除并集中销毁,避免害虫扩散。
3. 化学防控
当监测到橘小实蝇密度达到一定水平时(如每点诱捕数量超过10头/天),可考虑使用化学药剂进行喷雾处理。推荐使用的药剂包括高效氯氰菊酯或阿维菌素等,并严格按照说明书剂量施用。同时强调不得在收获前20天内使用任何化学农药,以确保农产品安全。
4. 生物防控
生物防控是该标准提倡的重要手段之一。鼓励利用天敌如寄生蜂来控制橘小实蝇的数量增长。此外,还可以通过种植驱虫植物(如万寿菊)作为辅助措施,减少害虫栖息环境。
5. 综合管理策略
最后,强调了综合管理的重要性,即结合上述多种方法形成完整的防控体系。其中包括加强田间卫生管理,保持果园清洁;合理安排种植结构,避免单一作物长期连作;以及适时修剪枝叶,增强通风透光条件等。
以上内容涵盖了DB45/T 2756.5-2023的主要指导思想和技术要点,希望能帮助广大农户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项标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效降低橘小实蝇对火龙果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