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华蜜蜂饲养的场地选择、蜂群管理、饲料供给、蜜源植物利用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内中华蜜蜂的人工饲养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Apis cerana Breed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526-2023《中华蜜蜂饲养技术规范》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的地方标准,为中华蜜蜂(又称中蜂)的科学养殖提供了系统的指导。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关于选址与建场:标准要求养蜂场地应选择在远离污染源、交通便利且具备清洁水源的地方。这是因为中华蜜蜂对环境的要求较高,尤其是对农药残留敏感,因此需避免工业排放物及农业化学品的影响。同时,良好的水源可以满足蜜蜂日常饮水需求,有助于维持蜂群健康。
在蜂群管理方面:规定了定地饲养和转地饲养两种方式。定地饲养适合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而转地饲养则适用于需要根据蜜源植物开花期调整蜂群位置的情况。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强调要定期检查蜂箱内情况,包括检查蜂王状态、子脾质量以及是否存在病虫害等。对于病害防控,标准特别指出不得使用未经批准的药物,并提倡采用物理方法如更换巢脾来预防疾病传播。
饲料供给上:明确指出应优先利用当地丰富的天然蜜粉源,但在特定季节或情况下可适量补充人工饲料。补充时应注意营养均衡,确保提供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其他必需元素,以支持蜂群正常发育繁殖。
此外,还对蜂产品采集作出了具体要求:蜂蜜应在蜜蜂封盖后采集,以保证成熟度;蜂蜡则需从废弃巢脾中提取,不得直接从新造巢脾上取下。这些措施旨在提高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
总之,《中华蜜蜂饲养技术规范》从多个层面规范了中华蜜蜂的饲养流程,既考虑到了生态可持续性,也兼顾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推动中华蜜蜂养殖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