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广西地区桉树立木生物量模型的构建方法及碳计量相关参数的测定与计算。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区域内桉树森林资源生物量和碳储量的评估与管理。
Title:Terrestrial Biomass Model and Carbon Measurement Parameters for Eucalyptus Trees - DB45T 2751-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751-2023《立木生物量模型及碳计量参数 桉树》是一项广西地方标准,为桉树人工林的生物量估算和碳计量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对标准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标准范围:该标准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范围内采用无性繁殖方式培育的尾巨桉、赤桉和大叶桉等桉树人工林的生物量模型构建及其碳计量参数确定。
2. 生物量模型构建方法:规定了基于树高和胸径建立生物量模型的方法。要求在不同区域选择代表性样地,测量树木的相关数据,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模型。模型形式为Y=aD^bH^c,其中Y表示生物量,D表示胸径,H表示树高,a、b、c为待定系数。
3. 碳含量测定:要求采用干烧法测定木材和枝叶的碳含量,木材平均碳含量取值为50%,枝叶平均碳含量取值为45%。这一规定确保了碳计量结果的准确性。
4. 生物量分配系数:规定了不同器官(树干、树枝、树叶、根系)的生物量分配系数。树干分配系数为0.6,树枝为0.15,树叶为0.05,根系为0.2。这些系数反映了桉树各器官生物量的相对比例。
5. 碳储量计算公式:给出了碳储量计算的基本公式W=C×B×A,其中W表示碳储量,C表示碳含量,B表示生物量,A表示面积。这为实际应用提供了简便的计算方法。
6. 质量控制要求:强调了数据采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样地选择的代表性、测量仪器的校准、数据记录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等。这些措施保证了模型构建和参数确定的可靠性。
7. 应用指南:提供了将该标准应用于森林经营管理的具体指导,包括如何根据模型预测生物量变化趋势、评估碳汇潜力以及制定可持续经营策略等。
以上内容涵盖了标准的核心部分,对于理解和应用DB45/T 2751-2023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