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罗汉果渣发酵饲料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生产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以罗汉果渣为主要原料的发酵饲料生产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ermented Feed from Monk Fruit Residu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733-2023《罗汉果渣发酵饲料生产技术规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罗汉果渣发酵饲料生产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原料要求
- 标准明确规定了罗汉果渣作为主要原料的质量标准,包括水分含量、pH值以及微生物指标等。例如,要求罗汉果渣的水分含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后续发酵过程的顺利进行。此外,还对原料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和农药残留设定了限量,保障产品的安全性。
2. 发酵菌种选择与接种量
- 在发酵菌种的选择上,标准推荐了几种经过验证有效的乳酸菌和酵母菌株,并给出了具体的接种比例建议。这有助于提高发酵效率,保证最终产品的品质稳定性和营养价值。
3. 发酵条件
- 对于发酵温度、时间及环境条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比如,发酵温度一般设定在某个区间内,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发酵效果。同时强调了通风换气的重要性,良好的氧气供应可以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抑制病原菌滋生。
4. 产品质量控制
- 包括感官评定、理化指标检测(如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以及卫生学检验等方面的具体操作方法。通过这些指标来评估产品是否符合预期目标,确保其安全可靠,适合动物食用。
5. 包装储存运输
- 提出了合理的包装材料选择原则,比如采用防潮、密封性能好的包装袋,防止外界因素对产品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另外,在储存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干燥阴凉的环境,避免阳光直射;而在运输时则要轻装轻卸,防止破损。
6. 环境保护措施
- 强调在整个生产流程中都要注意环境保护问题,比如废水处理、废弃物回收利用等环节的具体要求,力求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限度。
以上是对DB45/T 2733-2023部分关键内容的深入分析,旨在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从而生产出高质量的罗汉果渣发酵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