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原原种高产高效水肥管理的技术要求,包括土壤准备、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及田间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的水肥管理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yield and Efficient Water and Fertilizer Management of Potato Pre-basic See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09T 0011-2024马铃薯原原种高产高效水肥管理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马铃薯原原种生产过程中的水肥管理技术,从而实现高产高效的目标。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对一些关键术语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例如,“马铃薯原原种”是指用于繁育马铃薯原种的种子,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种植的产量和品质。这一定义为整个标准提供了基础性的理解框架,确保所有参与方在同一语境下讨论问题。
水分管理
水分管理是本标准的重点之一。根据标准规定,在马铃薯原原种的生长初期,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70%之间,以促进幼苗健壮成长。进入块茎形成期后,需增加灌溉量,使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75%-85%,以满足块茎快速膨大的需求。而在收获前15天左右,则需要减少灌溉,避免因过度湿润导致病害发生或影响储藏性能。
肥料施用
肥料施用同样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在基肥阶段,建议每亩施用有机肥2000-3000公斤,并配合适量氮磷钾复合肥。追肥时,应在植株开花初期追加尿素等速效氮肥,促进叶片光合作用效率提升;同时,在块茎膨大期追施钾肥,有助于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值得注意的是,整个生育期内要严格控制氮肥用量,防止徒长现象发生。
环境监测与调控
为了保障水肥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标准还强调了环境监测的重要性。要求定期检测土壤pH值、EC值以及养分含量,及时调整灌溉策略和施肥方案。此外,还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如遇极端气候条件(如干旱、暴雨),应及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比如增设遮阳网或排水设施等。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DB1509T 0011-2024马铃薯原原种高产高效水肥管理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播种到收获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而且突出了因地制宜、灵活调整的理念,对于指导当地农民开展标准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