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基GNSS/MET观测的技术要求,包括设备安装、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利用地基GNSS/MET技术进行大气水汽参数观测和气象研究的相关单位和个人。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Ground-based GNSS/MET Obser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4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1644—2018地基GNSSMET观测技术要求》是山西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地基GNSS气象观测的总体要求、站址选择、设备安装与维护以及数据处理等内容。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在总体要求部分,标准指出观测系统应具备连续稳定运行的能力,并且需要满足24小时全天候工作条件。这意味着设备必须设计合理,能够适应各种恶劣天气环境,确保长期可靠的监测数据采集。同时强调了观测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性,要求所有记录均需真实可靠,不得伪造或篡改。
关于站址的选择,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标准和注意事项。理想的站址应当远离高大建筑物、树木以及其他可能阻挡信号传输的障碍物至少100米以上。此外,还应避开强电磁干扰源如高压电线等至少50米的距离。这些措施旨在减少外界因素对信号接收质量的影响,从而提高测量精度。
对于设备安装与维护方面,标准明确了各项细节。例如,天线架设高度应不低于3米但不超过5米,并且要保持水平状态;馈线长度不宜超过30米且接头处需做好防水处理以防止水分侵入造成短路等问题。另外还提到定期校准仪器仪表以及检查电源线路连接情况等常规保养工作。
数据处理环节同样不可忽视。标准建议采用标准化软件包来进行数据预处理包括滤波去噪、坐标转换等步骤,并且要求生成符合国际通用格式的数据文件便于后续分析使用。同时提醒操作人员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信息,在发布研究成果时应去除敏感内容。
综上所述,《DB14T 1644—2018地基GNSSMET观测技术要求》为开展此类观测活动提供了全面而细致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通过严格执行上述规范可以有效保证获取高质量的观测数据,为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