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型商业综合体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组织机构、应急预案、应急资源、培训与演练、评估与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应急管理工作。
Title: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for Large Commercial Complexes
中国标准分类号:A4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2219-2024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大型商业综合体》标准为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系统化的指导。以下从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进行深入解读。
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部分,标准明确要求建立由总经理负责、各部门参与的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并设立专门的应急管理办公室。这意味着企业需要构建一个强有力的指挥中心,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各岗位职责需清晰划分,例如安保部门负责现场秩序维护,工程部负责设施设备抢修等,以实现快速联动。
关于应急预案编制,“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专项预案和综合预案”,这强调了预案的针对性与全面性。例如,针对火灾可能引发的烟雾扩散、人员疏散等问题,要制定详细的处置流程;同时,还应涵盖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多种情形。此外,预案还需定期更新演练,确保其实际操作性。
标准特别指出,“应急物资储备应满足3天以上的基本生活需求”。这就要求商场管理者不仅要储备充足的食品、饮用水等基本物资,还要考虑特殊人群的需求,如婴儿奶粉、老人常用药品等。并且这些物资应当分类存放,便于紧急情况下快速取用。
在培训教育环节,“每年至少组织两次全员应急知识培训”是硬性规定。培训内容应当包括但不限于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识别危险信号、执行疏散程序等实用技能。通过反复练习让员工熟悉流程,在危机时刻才能保持冷静并有效应对。
最后,“建立与属地政府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机制”至关重要。商场需主动联系消防、公安、卫生等部门,形成联防联控网络。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可以第一时间获得专业支持,减少损失扩大风险。
综上所述,《DB11/T 2219-2024》从组织架构、预案准备、物资保障、教育培训到外部协作等多个维度,全方位规范了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应急管理工作,为企业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