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工业园区土壤污染防治方案编制的基本原则、工作程序、主要内容及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工业园区土壤污染防治方案的编制,其他地区可参照执行。
Title:Compilation Guidelines for Soil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chemes in Industrial Park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8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2215-2024《工业园区土壤污染防治方案编制指南》是北京市发布的关于工业园区土壤污染防治的重要技术文件。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要求
标准指出,工业园区在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方案前,应开展详细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调查内容需包括土壤类型、污染物种类及浓度分布等信息。特别强调要重点关注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这些物质往往具有累积性和毒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长期威胁。
风险评估与管控措施
根据标准,风险评估应基于调查数据进行,明确不同区域的风险等级,并据此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例如,在高风险区域内,建议设置隔离带,限制人员进入,同时加强监测频率。此外,对于已污染土壤,可以考虑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修复技术,具体选择取决于污染程度、土壤性质以及经济成本等因素。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是防止未来污染的关键环节。标准要求工业园区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比如定期检查企业排放情况,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鼓励使用环保型材料和技术,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同时加强对员工的职业健康教育,提高其环境保护意识。
应急预案
为应对突发性的土壤污染事件,标准还提出了应急预案编制的要求。预案应当涵盖事故报告流程、应急响应程序、现场处置措施等内容,并且要定期组织演练以检验预案的有效性。一旦发生污染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最大限度地控制污染扩散,保护周边生态环境。
以上是对DB11/T 2215-2024部分核心条款的深入分析,希望有助于理解和应用这一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