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锂离子电池工厂消防安全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防火检查与巡查、消防设施管理、火灾隐患整改、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消防安全评估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锂离子电池工厂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Title:Fire Safety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Lithium-ion Battery Pla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04/T 1059-2024《锂离子电池工厂消防安全管理规范》是常州市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于2024年实施。这项标准对锂离子电池工厂的消防安全管理进行了全面规范,旨在降低火灾风险并保障人员安全。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总则部分强调了制定本标准的目的和适用范围。标准要求锂离子电池工厂应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包括但不限于消防设施配置、应急预案制定以及定期演练等内容。这表明企业需从制度层面入手,确保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
二、在生产区域管理方面,明确规定了原材料存放区、装配车间等不同功能区的防火间距要求。例如,原材料仓库与明火作业点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30米,并且仓库内禁止使用非防爆型电气设备。这一规定直接关系到原材料的安全储存,防止因静电或火花引发爆炸事故。
三、对于生产设备的操作规程也有严格要求。标准指出所有涉及高温、高压等高危工序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此外,在设备维护保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检查线路老化情况,及时更换损坏部件,避免因电路故障导致短路起火。
四、关于应急处置措施,标准提出工厂应当设置独立的应急指挥中心,配备必要的通讯工具和防护装备。一旦发生火情,指挥中心能够迅速启动预案,组织疏散人群,并协调外部救援力量到场协助处理。同时,还要求每年至少开展两次综合性的消防演习,让全体员工熟悉逃生路线及自救互救技能。
五、最后,在日常监督考核机制上,标准建议采用“红黄牌”警示制度来督促整改隐患问题。如果某部门连续三个月被挂黄牌警告,则需要暂停其相关业务直至完成整改并通过验收为止。这种刚性约束有助于促使各责任主体主动履行职责,共同维护厂区整体消防安全水平。
综上所述,《锂离子电池工厂消防安全管理规范》通过对各个环节的具体指导,为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南。只有严格按照这些条款执行,才能有效防范潜在风险,为员工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