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海洋动物资源线粒体DNA遗传多样性监测的技术要求、样品采集与处理、DNA提取、PCR扩增、序列分析及数据处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海洋动物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监测与评估。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onitoring Mitochondrial DNA Genetic Diversity of Marine Animal Resour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711—2024海洋动物资源线粒体DNA遗传多样性监测技术规程》是山东省发布的关于海洋动物资源保护的重要技术标准。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洋动物资源线粒体DNA遗传多样性监测的技术要求,适用于山东省管辖海域内海洋动物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监测工作。
二、术语和定义
1. 线粒体DNA:指存在于细胞质中线粒体内的脱氧核糖核酸。
2. 遗传多样性:指种群内个体间遗传变异的程度。
三、样本采集
1. 样品来源:应从自然环境或人工养殖环境中采集,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2. 采样数量:每个监测点至少采集30个个体样本。
3. 保存方法:将样品立即置于-80℃冷冻保存,防止DNA降解。
四、DNA提取与检测
1. 提取方法:采用商业化试剂盒进行DNA提取,确保提取效率达到95%以上。
2. 质量控制: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DNA浓度,并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DNA完整性。
3. PCR扩增:选用通用引物对线粒体DNA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长度应在600bp左右。
五、数据分析
1. 序列比对:利用BLAST工具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序列进行比对,确定物种归属。
2. 多态性位点鉴定:统计样本间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计算多态性比例。
3. 遗传距离计算:基于Kimura双参数模型计算遗传距离矩阵,构建系统发育树。
六、质量保证
1. 实验室管理: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内部质控和外部质控。
2. 技术培训:对参与监测工作的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操作规范统一。
3. 数据记录:详细记录整个监测过程中的所有数据信息,形成完整的监测档案。
该标准为山东省海洋动物资源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有助于及时掌握海洋动物种群动态变化趋势,为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