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设施韭菜生产过程中主要风险因子的识别、评估与管控技术要求,包括环境条件、投入品使用、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设施韭菜种植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和质量安全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ontrol of Major Risk Factors in Facility-Grown Leek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935-2024《设施韭菜主要风险因子管控技术规程》为设施韭菜的种植提供了全面的风险防控指导。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析。
一、土壤管理
规程第5.1条规定,种植前应对土壤进行检测,确保pH值在6.0-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这是由于韭菜对酸碱度较为敏感,过低的pH会抑制养分吸收,而过高则可能引发病害。有机质不足会导致土壤板结,影响根系发育。
二、灌溉要求
第5.3条指出,灌溉水应符合GB 5749标准,且灌溉方式应采用滴灌或喷灌,避免大水漫灌。滴灌可精确控制水量,减少病害发生几率;喷灌能提高水分利用率,同时防止土壤表面过于潮湿。
三、病虫害防治
规程强调预防为主,第6.2条明确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荐采用物理防治(如防虫网)、生物防治(释放天敌)及合理轮作等综合措施。第6.4条还规定,在采收前15天内不得施用任何化学农药。
四、采收与包装
第7.1条要求采收时工具必须清洁卫生,避免机械损伤。第7.2条提到包装材料应无毒无害,并标注产地、生产日期等信息。这些规定旨在保证产品品质,维护消费者权益。
五、档案记录
最后,规程特别重视全过程管理,第8.1条提出建立完整的田间档案制度,包括种子来源、施肥情况、用药记录等内容。这不仅有助于追溯问题源头,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以上内容涵盖了从种植准备到最终销售各环节的核心要点,希望从业者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共同促进设施韭菜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