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消防应急救援装备物资的分类、配备要求、编码原则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消防救援机构及相关单位在消防应急救援中的装备物资配备与管理。
Title:Specification for Equipment and Supplies of Fire Emergency Rescue and Cod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A8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1362-2024《消防应急救援装备物资配备及编码规范》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浙江省内消防应急救援装备物资的配备和编码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装备物资分类与编码规则
1. 装备物资分类
- 标准将消防应急救援装备物资分为多个类别,包括但不限于个人防护装备、灭火器材、破拆工具、救生设备等。
- 每一类别的划分依据其功能用途和技术特性,确保在实际救援行动中能够快速识别并使用。
2. 编码规则
- 每种装备物资都有唯一的编码,编码由特定的字符组合而成,便于管理和追踪。
- 编码结构通常包含类别代码、型号代码、生产日期代码等信息,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和追溯能力。
配备要求
1. 基本配备原则
- 各级消防单位应根据辖区内的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合理配备装备物资。
- 确保装备物资的数量充足且种类齐全,以满足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置需求。
2. 特殊场所配备
- 对于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化工园区等高风险场所,需额外增加针对性强的专业装备。
- 如化学泄漏事故现场需要配备防化服、空气呼吸器等专业设备。
3. 更新与维护
- 定期检查装备物资的状态,及时更换损坏或过期的产品。
- 制定详细的维护保养计划,保证所有装备处于良好状态。
使用培训
1. 操作培训
- 所有涉及装备物资使用的人员都必须接受专业的操作培训。
- 培训内容应涵盖装备的基本性能、正确使用方法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2. 应急预案演练
- 结合实际场景组织定期的应急预案演练,检验装备物资的实际应用效果。
- 通过实战演练发现潜在问题,并据此调整和完善相关配置方案。
监督与管理
1. 监督检查机制
- 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定期对各消防单位的装备物资管理工作进行检查。
- 对不符合标准的情况提出整改意见,并跟踪落实情况直至达标。
2. 信息化管理平台
- 推广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装备物资从采购到报废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
-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以上是对DB33/T 1362-2024《消防应急救援装备物资配备及编码规范》部分关键内容的深入解析。该标准为浙江省消防应急救援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提供了有力支持,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