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海鲜预制菜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技术要求、生产加工过程控制、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海鲜为主要原料,经预处理、调味、加工等工艺制成的预制菜产品的生产、检验和销售。
Title: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Seafood Pre-prepared Dishe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2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02T 0112—2024《海鲜预制菜 通用要求》是辽宁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海鲜预制菜的生产、加工和质量控制。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
- 标准对“海鲜预制菜”进行了明确界定,指以海鲜为主要原料,经过预处理、加工、包装等工序制成的产品。这一定义帮助企业和监管机构统一认识,确保产品符合基本属性。
2. 原料要求
- 强调使用新鲜或冷冻的优质海鲜作为主要原料,禁止使用腐败变质或含有有害物质的原料。
- 对于添加剂和辅料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不得添加非食用物质。
3. 生产过程控制
- 要求企业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实施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管理体系,从原料采购到成品出厂都需进行严格的监控。
- 特别提到加工环境应保持清洁卫生,设备设施要定期清洗消毒,并记录详细的生产日志。
4. 产品质量指标
- 规定了产品的感官、理化及微生物指标的具体限值。例如,色泽应自然鲜艳,无异味;蛋白质含量不低于一定比例;大肠杆菌群数不得超过限定标准。
- 还包括了包装密封性测试等内容,保证产品在运输和储存期间不会受到污染。
5. 标签标识
- 明确指出所有预包装的海鲜预制菜都必须清晰地标明产品名称、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存储条件等信息。
- 鼓励企业采用二维码等方式提供更详细的产品追溯信息,便于消费者查询。
6. 检验方法与规则
- 提供了具体的检测方法指南,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营养成分,利用平板计数法评估微生物数量等。
- 同时规定了抽样方案和判定规则,确保每批次产品都能得到公正合理的评价。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海鲜预制菜 通用要求》不仅涵盖了从源头到终端的全流程管理,而且特别注重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这对于促进辽宁乃至全国范围内海鲜预制菜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