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南方锈病综合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控原则、监测与预警、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及防控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玉米南方锈病的综合防控工作。
Title: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outhern Rust of Cor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玉米南方锈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DB41/T 2668-2024)是河南省针对玉米南方锈病制定的一项地方性技术标准。该标准从监测预警、品种选择、田间管理到化学防治等方面提供了全面的防控指导,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监测预警方面,标准要求种植户应建立病害监测点,定期巡查田间情况。一旦发现疑似症状,需立即上报并采集样本送检确认。同时规定,在7月至9月期间,每5天至少开展一次全面普查,确保及时掌握病情发展动态。这种高频次的巡查机制能够有效避免因延误而导致的大面积爆发。
其次关于品种选择,标准明确指出应当优先选用抗病性强且适应本地生态条件的优质玉米品种。对于高风险区域或历史重发区,则建议采用多抗性组合种植模式,即在同一地块内搭配不同抗病基因型的品种,以提高整体抵御能力。此外还强调了种子处理的重要性,要求使用经过正规机构检测合格的包衣种子,并按照说明书正确操作。
再者在田间管理措施上,标准提出了多项具体建议。其中包括合理密植,保持适当的行距与株距,促进通风透光;科学施肥灌溉,避免偏施氮肥造成植株徒长易感病;以及及时清理病残体,减少越冬菌源量。特别是提到要注重后期管理,在抽雄期至灌浆初期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一旦预报有连续阴雨天气应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最后在化学防治环节,标准明确了用药原则及推荐药剂。当田间病叶率达到10%以上时即可开始喷药,间隔7-10天重复一次直至控制住病情为止。优先推荐使用三唑类杀菌剂如戊唑醇等高效低毒产品,同时注意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以防产生抗药性。另外特别提醒使用者严格按照标签说明配制浓度,切勿擅自加大剂量或缩短间隔时间,以免影响效果甚至带来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玉米南方锈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通过系统化的防控策略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有助于减轻病害损失保障粮食安全。广大农户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规范内容,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从而实现稳产增效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