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枇杷花茶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加工工艺及技术要求、质量控制与记录。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枇杷花茶的加工生产及相关质量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oquat Flower Tea Process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10T 35-2024《枇杷花茶加工技术规范》是安徽省黄山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枇杷花茶的生产加工流程,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以下从几个关键点对标准内容进行解读:
一、原料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用于制作枇杷花茶的原料必须是新鲜或冷藏保存的新鲜枇杷花,且采摘时间应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2月之间。同时,要求原料不得含有农药残留和其他污染物,并需经过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二、加工工艺
1. 清洗:采用流动清水清洗枇杷花表面,去除杂质。
2. 晾晒或烘干:清洗后的枇杷花应立即进行晾晒或低温烘干处理,以防止变质。
3. 杀青:通过蒸汽杀青的方式迅速钝化酶活性,保持色泽和营养成分。
4. 揉捻:根据需要选择手工或机械揉捻,使茶叶卷曲成形。
5. 发酵(若适用):部分产品可能需要适度发酵来改善口感。
6. 干燥:最后一步是彻底干燥,确保含水量低于6%。
三、卫生管理
在整个加工过程中,企业应当严格执行GMP(良好生产规范),保持车间清洁卫生,定期消毒设备设施,并做好人员健康管理。此外,还应对每批次产品留样备查,以便追溯问题来源。
四、标签标识
成品包装上必须标明产品名称、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以及执行标准编号等内容。特别强调的是,不得虚假标注功能声称或者夸大宣传效果。
五、检测方法
对于出厂前的产品,应当按照规定项目进行感官、理化指标及微生物限量等项目的检测。其中,铅含量不得超过0.5mg/kg,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参照GB 2763执行。
以上就是关于DB3410T 35-2024《枇杷花茶加工技术规范》的重要条文解读。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遵守该标准,从而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优质枇杷花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