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豆芽中4-氯苯氧乙酸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本文件适用于豆芽中4-氯苯氧乙酸钠残留量的检测。
Title:Determination of Sodium 4-Chlorophenoxyacetate Residues in Bean Sprouts -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B2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1678-2012是吉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豆芽中4-氯苯氧乙酸钠残留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关键内容的详细解读:
样品制备
标准要求样品需采用冷冻干燥或冷冻研磨的方式处理,确保样品均匀。这是因为4-氯苯氧乙酸钠在不同部位分布可能不均,通过均匀化处理可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提取溶剂
提取溶剂选用甲醇-水(体积比1:1),这种配比能有效溶解目标化合物同时保持良好的回收率。实验表明,此比例下4-氯苯氧乙酸钠的提取效率最佳。
净化步骤
使用HLB固相萃取小柱进行净化,先用甲醇活化柱子,再用甲醇-水洗脱待测物。此过程能够去除脂肪、蛋白质等干扰物质,使后续分析更加精确。
测定条件
液相色谱采用反相C18柱,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质谱检测采用正离子模式电喷雾离子源(ESI+),监测m/z 235.1→157.0和235.1→191.0两个特征离子对。这些参数的选择基于4-氯苯氧乙酸钠的化学性质及其在质谱中的响应情况。
线性范围与灵敏度
方法线性范围为0.01~0.5mg/kg,相关系数r≥0.999。定量限为0.01mg/kg,满足实际检测需求。这意味着即使样品中4-氯苯氧乙酸钠含量很低,也能被准确测定。
方法验证
通过对空白豆芽添加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加标回收试验,结果显示平均回收率为85%-115%,相对标准偏差(RSD)≤10%。这证明了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准确性。
注意事项
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避免目标化合物降解或吸附损失。此外,仪器校准曲线需定期更新以保证数据可靠性。
综上所述,DB22/T 1678-2012提供了一套科学严谨的方法来测定豆芽中4-氯苯氧乙酸钠的残留量,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