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虾-稻”耦合养殖的术语和定义、环境要求、养殖准备、养殖管理、水稻种植管理、病害防控、收获与存储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范围内“虾-稻”耦合养殖模式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hrimp-Rice Coupled Aquacul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08T 50-2024《“虾-稻”耦合养殖技术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虾-稻”耦合养殖的生产过程。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选址与规划部分,标准明确要求养殖区域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地方,并且要远离工业污染源。这主要是为了保证水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小龙虾和水稻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其次,在池塘建设方面,标准规定了池塘的深度、坡比以及防逃设施的具体要求。例如,池塘深度一般应在1.2米至1.5米之间,坡比控制在1:3左右,同时需设置有效的防逃网以防小龙虾逃跑。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养殖的成功率并减少经济损失。
再者,关于种苗的选择与投放,标准强调选用健康无病害的种苗,并根据季节合理安排投放时间。通常情况下,春季是最佳投放时期,此时气温适宜,有利于幼苗适应新环境并快速成长。
此外,饲料管理也是该标准关注的重点之一。标准建议采用优质配合饲料,并注意均衡营养搭配,避免过量投喂导致水质恶化。同时,还应注意定期清理食台,保持环境卫生整洁。
最后,在疾病防控环节,标准提倡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加强日常巡查、改善水体条件等手段来降低发病几率。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必要时可请专业技术人员协助诊断治疗。
综上所述,《“虾-稻”耦合养殖技术规范》从多个角度对这一复合型农业模式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指导,对于促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