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黑穗醋栗叶斑类病害的综合防控技术措施,包括病害识别、预防措施、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黑穗醋栗种植过程中叶斑类病害的防控。
Title: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 for Leaf Spot Diseases of Black Curran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01T 155-2024黑穗醋栗叶斑类病害综合防控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黑穗醋栗叶斑类病害的防控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黑穗醋栗”、“叶斑类病害”等专业术语的具体含义,确保了在后续防控措施讨论中的统一理解。例如,“叶斑类病害”被定义为由真菌、细菌或病毒引起的一类植物病害,其主要特征是在叶片上形成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斑点。
二、防控原则
标准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这要求种植者在日常管理中注重环境条件的优化,如合理密植、科学灌溉等,以增强植株自身的抗病能力。同时,在病害发生初期应及时采取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干预。
三、农业防治
这部分内容强调了通过改善栽培环境来减少病原物基数的重要性。比如,清除田间杂草和病残体可以有效降低越冬病原菌的数量;轮作制度的实施则有助于打破某些专化性病害的生命周期,从而减轻发病程度。
四、物理防治
标准建议利用紫外线灯诱杀害虫成虫或者采用遮阳网覆盖等方式阻挡昆虫传播病害。此外,对于已经出现轻度症状的植株,可考虑使用高压水枪冲洗叶片表面,但需注意操作方法避免造成机械损伤。
五、化学防治
当其他非化学措施不足以控制病情时,允许适当使用农药。然而,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和频率施药,并且要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产品以防抗药性的产生。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果实采收前应停止用药并留出足够的时间让残留降解至安全水平。
六、生物防治
近年来兴起的微生物制剂也被纳入了防控体系之中。这些有益微生物能够竞争营养空间、分泌抑菌物质或诱导宿主产生防御反应,达到抑制病原生长的目的。选择合适的生物制剂种类及其应用时机至关重要。
七、监测与评估
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对于及时发现潜在风险源具有重要意义。定期检查植株健康状况,记录发病情况,并结合气象资料分析可能影响病害流行的因素。一旦发现异常现象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必要时调整原有的防控策略。
八、培训与宣传
最后还特别提到要加强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提高他们识别常见病害类型的能力以及正确执行各项防控措施的知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效精准地开展工作。
以上是对DB2301T 155-2024中部分核心条款的简明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