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哺乳犊牛酸化奶饲喂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采用酸化奶饲喂哺乳犊牛的养殖场和相关机构。
Title:Feeding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 for Acidified Milk to Suckling Calv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935—2024《哺乳犊牛酸化奶饲喂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哺乳犊牛酸化奶的饲喂管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明确界定了“酸化奶”、“犊牛”等关键术语。酸化奶是指以生牛乳为原料,通过添加乳酸菌发酵剂或酸化剂调节pH值至规定范围的产品。这一定义有助于确保在实际操作中对酸化奶有统一的认识,避免因理解差异导致的管理问题。
二、酸化奶制备
标准要求酸化奶的制备过程应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例如,在6-8℃条件下进行低温发酵,发酵时间为12-18小时。这样的条件可以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同时保证乳酸菌的活性,从而生产出安全且营养丰富的酸化奶。
三、饲喂管理
关于饲喂量,标准建议根据犊牛的日龄逐步增加饲喂量,从出生后的第一天起每天每头犊牛的饲喂量不应低于体重的8%,但不得超过体重的10%。这一规定既考虑了犊牛的消化吸收能力,又满足了其快速生长的需求。
四、卫生与消毒
标准强调了饲喂器具的清洁与消毒的重要性。要求每次使用后立即清洗,并定期进行高温蒸汽消毒。此外,还应定期检查酸化奶的感官性状,如色泽、气味等,一旦发现异常必须停止使用并查找原因。
五、记录与档案
为了便于追溯和管理,标准要求建立完整的饲养记录,包括但不限于犊牛个体信息、饲料投喂情况、健康状况等。这些记录不仅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还能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宝贵的数据支持。
综上所述,《哺乳犊牛酸化奶饲喂技术规程》通过科学合理的规范,为提高犊牛养殖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希望广大养殖户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的各项要求,共同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