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石墨矿中锂、铍等10个元素含量测定的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的原理、试剂和材料、仪器设备、样品处理、分析步骤、结果计算与表示、精密度及质量保证和控制。本文件适用于石墨矿中锂、铍等10个元素含量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Lithium, Beryllium and Other 10 Elements in Graphite Ores - Microwave Digestion -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G76
国际标准分类号:7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925—2024《石墨矿锂、铍等10个元素含量测定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用于规范石墨矿中锂、铍、硼、镁、铝、硅、钾、钙、钛和钒等10种元素的测定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样品制备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样品的采集与处理步骤。首先要求采集具有代表性的石墨矿样品,并确保样品无污染。在样品制备过程中,采用微波消解技术来分解样品中的矿物结构,使待测元素充分释放到溶液中。这一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压力条件,以避免目标元素的损失或形成难溶化合物。
微波消解条件
微波消解是整个检测流程的核心环节之一。标准建议使用硝酸和过氧化氢作为消解试剂,在密闭容器内进行加热消解。具体的参数如功率设置、升温速率以及保持时间均需根据实验结果优化确定。例如,通常选择功率为600W左右,升温速率为10℃/min至150℃后保持15分钟,再逐步升至180℃~200℃并维持30分钟以上,直至样品完全溶解。
仪器校准
对于ICP-MS仪器,标准强调了仪器性能检查的重要性。包括但不限于灵敏度测试、背景噪声评估及质量数稳定性监控等项目。此外还指出,每次分析前都应进行多点线性回归校准曲线制作,并选用合适的内标物质(如铑Rh)来补偿仪器漂移带来的误差。
数据处理与结果报告
数据处理部分特别提到,当测量值低于检出限时应注明“未检出”而非直接给出具体数值;而对于超过量程上限的数据,则需通过稀释后再重新测定。最终报告中除了列出各元素的具体浓度外,还需包含不确定度信息,以便使用者了解测量结果的质量水平。
质量控制措施
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标准还提出了多项质控措施。比如设立空白对照组、标准参考物质验证以及平行样重复性检查等手段。同时鼓励实验室建立内部质控体系,定期参与能力验证活动,以此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总之,《石墨矿锂、铍等10个元素含量测定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不仅提供了科学严谨的操作指南,也为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对上述关键条款的理解与执行,可以有效提升检测工作的效率与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