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太行鸡在寒冷季节高效养殖的技术要求,包括环境控制、饲料管理、疫病防控、日常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太行鸡寒冷季节的规模化养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fficient Breeding of Taihang Chicken in Cold Seas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太行鸡是我国特有的地方优良品种具有耐粗饲、适应性强、肉质细嫩鲜美等特点在寒冷季节科学合理的养殖方式对提升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至关重要。《DB13/T 5896—2024太行鸡寒冷季节高效养殖技术规程》为太行鸡的冬季饲养提供了系统的指导依据。以下将选取该标准中的关键条文进行深入解读。
一、环境控制
标准要求舍内温度保持在5℃以上湿度控制在60%左右。通过增设保温层、使用热风炉或电暖器等措施提高舍温同时注意通风换气防止湿度过高导致疾病发生。特别是在雏鸡阶段需维持较高的温度(32-35℃)随日龄增加逐步降低至18℃左右。此外还需定期检查门窗密封性避免冷风直接吹入。
二、饲料营养
寒冷条件下太行鸡能量消耗增大因此要适当增加能量饲料的比例如玉米、小麦等谷物类原料可占日粮的50%-60%。同时保证蛋白质水平不低于18%添加适量油脂提高饲料适口性和消化吸收率。维生素E和微量元素硒也是必不可少的营养成分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
三、饮水管理
确保全天候清洁充足的饮水供应尤为重要。冬季水温以接近体温(约37℃)为宜避免因饮用冰冷水引起应激反应。可以采用自动饮水系统并定期清洗消毒防止细菌滋生。
四、疫病防控
严格执行免疫程序是保障健康养殖的基础。根据当地疫情情况及时接种新城疫、禽流感等疫苗。加强日常卫生管理定期清扫粪便更换垫料减少病原微生物滋生。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隔离治疗并上报相关部门。
五、饲养密度
合理安排饲养密度对于改善生长环境至关重要。成年鸡每平方米不超过5只育成期可适当放宽但不宜超过7只。过高的密度不仅影响采食量还会加剧疾病传播风险。
六、光照管理
适宜的光照时间有利于促进食欲和活动量。一般情况下每天提供14-16小时的人工光照即可满足需求。傍晚时分可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帮助鸡群适应昼夜交替规律。
七、人员培训
所有参与养殖工作的人员都必须接受专业技能培训熟悉各项操作规范。特别是在寒冷季节更要注意个人防护避免感冒等因素干扰正常工作进程。
综上所述遵循《DB13/T 5896—2024太行鸡寒冷季节高效养殖技术规程》的各项规定能够有效应对恶劣气候条件下的养殖挑战实现稳产增收的目标。希望广大养殖户能够认真学习领会其中精髓将其转化为实际操作指南付诸实践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