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板栗黄化皱缩病的综合防控技术措施,包括病害识别、预防措施、监测方法、化学和生物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板栗种植区的黄化皱缩病防控工作。
Title: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Chestnut Yellowing and Wrinkling Diseas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886—2024板栗黄化皱缩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是一部针对河北省板栗种植中常见病害制定的技术规范。以下从几个关键点出发,对规程中的重要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一、病害诊断与监测
规程明确指出,要通过田间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式确认病害发生情况。规定每年春季和秋季各进行一次全面普查,当发现有叶片变黄、卷曲或果实出现凹陷等疑似症状时,应立即采集样本送检。强调使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技术来快速准确地识别病原菌。
二、农业防治措施
规程提出了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农业管理策略。包括合理密植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适时修剪去除病弱枝条减少病原积累;增施有机肥提高树体抗性;实行轮作制度避免连作障碍。特别提到在幼龄期加强水肥管理对于增强树势预防病害至关重要。
三、物理防治手段
规程推荐采用覆盖防虫网阻断传播媒介昆虫进入果园;利用太阳能杀虫灯诱杀害虫成虫降低虫口密度;设置诱捕器监控害虫活动动态。此外还建议在冬季清园时彻底清除落叶杂草并集中销毁,以减少越冬病源基数。
四、化学防治指导
虽然规程提倡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但在必要情况下给出了具体用药指南。比如在发病初期可选用高效低毒杀菌剂喷雾处理,但需严格按照说明书浓度配比不得随意加大剂量。同时要求交替轮换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防止产生抗药性,并注意安全间隔期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五、生态调控方案
规程鼓励构建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在园区周边种植蜜源植物吸引天敌昆虫;保留适当数量的野生植被作为有益生物栖息地;定期释放赤眼蜂等寄生性天敌控制害虫种群数量。还特别强调了保护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要性,提倡采用生物有机肥料维持地力平衡。
六、培训教育与档案记录
最后规程还特别重视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升,要求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加技术培训掌握最新防治知识。同时建立完整的档案管理制度,详细记录每次防治作业的时间地点用药种类用量效果评估等内容以便后续分析改进。
总之,《DB13/T 5886—2024板栗黄化皱缩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从多个维度为河北省板栗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系统化的解决方案,体现了现代农业科技与传统经验相结合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