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规模猪场批次化生产的技术要求,包括生产计划、配种、分娩、哺乳、保育及生长肥育等环节的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内采用批次化生产的规模猪场。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atch Production in Large-scale Pig Farms DB45T 2694-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694-2023《规模猪场批次化生产技术规程》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的,旨在规范规模猪场的批次化生产管理。以下为规程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1. 批次化生产定义
批次化生产是指将同一时间配种、同期分娩和统一断奶的母猪及其后代作为一个生产单元进行管理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并便于疾病防控。
2. 母猪饲养管理
- 营养需求:规程强调根据母猪不同生理阶段(空怀期、妊娠期、哺乳期)提供适宜的日粮配方,确保母猪健康及仔猪初乳获取。例如,在妊娠后期应增加钙磷含量以支持胎儿骨骼发育。
- 环境控制:要求保持圈舍温度在18℃至22℃之间,湿度控制在50%-70%范围内,通风良好但避免贼风直吹母猪体表。
3. 繁殖周期安排
- 标准规定每头母猪每年至少产仔2.2窝,通过缩短非生产天数来提升整体生产性能。具体措施包括优化发情鉴定技术、缩短配种间隔等手段。
- 推荐采用“三段式”繁殖计划:即空怀期(21天)、妊娠期(114天)和哺乳期(21天),并严格按照此周期执行。
4. 仔猪培育与断奶
- 提倡早期断奶技术,通常建议在仔猪出生后14-21天内完成断奶过程。这不仅有助于减轻母猪负担,还能促进仔猪独立生长。
- 断奶前需做好准备工作,如逐步减少母乳供应量、调整饲料种类等,确保仔猪顺利过渡到固体食物喂养阶段。
5. 疫病防控
- 强调实施全进全出制度,即同一批次的所有猪只同时进入或离开猪场,避免交叉感染风险。
- 定期开展免疫接种工作,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操作。同时建立完善的档案记录系统,跟踪每头猪只的健康状况。
6. 人员培训与安全管理
- 对从事批次化生产的工作人员提出明确要求,必须接受专业技能培训并通过考核才能上岗。
- 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涵盖设备维护保养、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内容,保障员工人身安全的同时也保护生态环境。
以上便是对DB45/T 2694-2023部分核心条款的具体阐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