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抗粗缩病田间鉴定的技术要求、试验设计、接种方法、病情调查及抗性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玉米品种对粗缩病抗性水平的田间鉴定与评价。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Field Identification of Maize Resistance to Rough Dwarf Diseas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1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1851-2013《玉米抗粗缩病田间鉴定技术规范》是河北省地方标准,用于指导玉米抗粗缩病的田间鉴定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玉米品种对玉米粗缩病的抗性田间鉴定。通过科学合理的试验设计和操作流程,可以准确评估不同品种的抗病能力。
鉴定时期与方法
在玉米生长的关键阶段如苗期、拔节期等进行观察记录。主要采用目测法结合病害指数评分法来判断植株的发病情况。病害指数评分通常分为0到9级,每个级别对应不同程度的症状表现。
试验设计要求
为了确保鉴定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需按照随机区组设计原则安排试验地块,并设置重复实验以减少误差影响。同时要注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自然发病环境作为试验场地。
数据收集与分析
在每个调查时间点上都要详细记录各处理组内所有样本的表现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叶片黄化程度、茎秆扭曲状况等特征指标。最后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各个参试品种相对于对照的标准抗性评价结论。
注意事项
实施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避免人为因素干扰试验进程。此外还需定期检查仪器设备状态,保证测量精度;对于异常数据要查明原因后再决定是否剔除。
以上就是关于DB13/T 1851-2013《玉米抗粗缩病田间鉴定技术规范》部分内容的重点解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此标准来进行实际工作中的抗病性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