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利用嫁接法防治设施番茄根结线虫病的技术要求,包括嫁接前准备、嫁接方法、嫁接后管理及病害防控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设施番茄生产中采用嫁接技术防治根结线虫病的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afting Method to Control Root-knot Nematode Disease in Facility Tomato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1836-2013《嫁接法防治设施番茄根结线虫病技术规程》是一项河北省地方标准,旨在通过嫁接技术有效防控设施番茄的根结线虫病。这项标准对保障番茄生产、提高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选取该标准中的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范围
标准明确了适用范围为设施栽培条件下利用嫁接技术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的技术操作。这表明该标准主要针对温室或大棚等保护地环境下的番茄种植,因为这些环境中更容易发生根结线虫病害。
2. 术语和定义
- 嫁接:指将砧木与接穗结合在一起以形成新的植株。
- 砧木:用于嫁接的下部植物体,通常选择抗病性强但果实品质稍逊的品种。
- 接穗:用于嫁接的上部植物体,一般选用优质高产但易感病的品种。
这些术语帮助理解整个嫁接过程及其目的,即通过选择合适的砧木来增强接穗的抗病能力。
3. 砧木选择
标准推荐使用野生番茄作为砧木材料。野生番茄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抗病性,能够有效抵抗根结线虫的危害。此外,还应考虑砧木的生长习性是否适合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与接穗的良好亲和力。
4. 接穗选择
接穗应选择那些果实品质优良、商品价值高的番茄品种。例如,“金棚一号”、“保冠一号”等都是常见的接穗品种。这些品种虽然容易受到根结线虫侵袭,但在嫁接到抗病砧木后可以显著改善其生存状况。
5. 嫁接方法
标准中提到两种主要的嫁接方法:
- 插接法:适用于幼苗期较短的情况,操作简便快捷。
- 靠接法:适合于需要更高成活率时采用,但工序相对复杂一些。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需注意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确保嫁接口愈合良好。
6. 栽培管理
在嫁接后的田间管理方面,标准强调了以下几个要点:
- 定期检查嫁接部位是否有感染迹象,并及时处理;
- 控制土壤水分,避免过湿导致病原菌滋生;
- 合理施肥,促进植株健壮成长;
- 注意通风换气,降低棚内湿度。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嫁接技术的优势,减轻甚至消除根结线虫带来的负面影响。
总之,《嫁接法防治设施番茄根结线虫病技术规程》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要求执行,才能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