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林木种子丸粒化包衣的术语和定义、设备与材料、丸粒化包衣工艺、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林木种子的丸粒化包衣处理及其质量检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elletizing and Coating of Forest Tree See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1768-2013《林木种子丸粒化包衣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林木种子丸粒化包衣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丸粒化包衣操作工艺流程、质量控制等内容。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明确了“丸粒化包衣”是指将林木种子与特定辅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后制成特定形状和大小的球状颗粒的过程。这一定义明确了丸粒化包衣的本质是通过物理方法改变种子形态以达到特定目的。
2. 原料要求:规定了用于丸粒化包衣的种子必须符合GB/T 7908的要求,即为质量合格的林木种子。同时要求辅料应无毒无害,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和透气性。这一要求确保了丸粒化包衣过程使用的原材料安全可靠,不会对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3. 操作工艺流程:包括种子预处理、辅料准备、混合搅拌、成型造粒、干燥等步骤。其中特别强调种子预处理要清除杂质并进行消毒处理,辅料需根据种子特性调整配比,混合时要保证均匀性,成型造粒要控制好尺寸和形状,干燥过程中温度不宜过高以免影响种子活性。这些步骤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
4. 质量控制:要求丸粒化包衣后的种子外观应完整光滑,重量偏差不超过±5%,含水量低于10%,发芽率不低于75%。同时规定每批次产品均需抽样检测,确保符合上述指标。这一系列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旨在保障丸粒化包衣种子的使用效果。
该标准适用于河北省内从事林木种子丸粒化包衣的企业和机构,对于提高林木种子质量和造林成活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遵循此标准,可以有效规范丸粒化包衣操作流程,提升产品质量,促进林业生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