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冬小麦、夏玉米微喷灌肥水一体化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系统设计、安装与维护、施肥灌溉制度及田间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冬小麦、夏玉米种植区采用微喷灌肥水一体化技术的栽培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icro-sprinkler Irrigation and Fertilization Integrated Cultivation of Winter Wheat and Summer Cor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1729-2013冬小麦夏玉米微喷灌肥水一体化栽培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冬小麦和夏玉米的微喷灌肥水一体化栽培技术。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5.1 微喷灌系统的设计与安装
微喷灌系统的合理设计直接影响到灌溉效果。根据标准要求,喷头的选择应依据作物需水量、土壤类型及地形条件来确定。喷头间距一般为4米至6米,喷射角度控制在90°至180°之间。系统压力需保持在0.2MPa至0.4MPa范围内,以确保均匀湿润面积达到80%以上。
5.2 肥料选择与配比
肥料种类需选用溶解性好、腐蚀性低的产品,如尿素、磷酸二氢钾等。施肥时应遵循少量多次原则,避免一次性大量施加导致烧苗现象。对于冬小麦,氮磷钾比例建议为2:1:1;而对于夏玉米,则推荐使用2:1:1.5的比例。每次施肥量不宜超过每亩5公斤,并且要充分混合后通过滴灌带注入。
6.1 种植密度与播种时间
冬小麦适宜播种时间为秋季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此时气温适中有利于种子萌发。播种深度一般为3厘米至5厘米之间,行距设置为20厘米至25厘米,株距则为10厘米至15厘米。夏玉米最佳播种期为春季4月中旬至5月初,行距调整为60厘米至70厘米,株距保持在25厘米至30厘米左右。
6.2 灌溉管理
整个生育期内需分阶段进行灌溉。冬小麦出苗期至拔节前需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在60%-70%,拔节至抽穗期提高到75%-85%,开花结实期降至65%-75%。夏玉米苗期维持在60%-65%,进入拔节期后逐步提升至80%-90%,乳熟期再降低至70%-75%。每次灌溉量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但不得低于每亩30立方米。
以上内容基于DB13/T 1729-2013标准中的核心要点进行了深入解析,希望能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