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乌龙茶加工企业良好操作规范的基本要求,包括厂房与设施、卫生管理、原料采购与验收、加工过程控制、产品检验、包装储存运输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乌龙茶加工企业的生产和质量管理。
Title: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for Oolong Tea Processing Enterpri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2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T 613-2005《乌龙茶加工企业良好操作规范》是福建省地方标准,对乌龙茶加工企业的生产过程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选址与厂房设施
1. 加工厂应远离污染源,如垃圾场、畜禽养殖场等。这有助于避免外界污染物对茶叶原料的影响。
2. 厂房布局合理,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这样可以防止交叉污染,确保生产环境的清洁。
二、生产设备
1. 使用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材料制造设备。这能有效防止有害物质迁移到茶叶中。
2. 设备应定期清洗和消毒,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这对于防止微生物滋生和化学残留至关重要。
三、原辅料管理
1. 采购新鲜、无污染的茶叶鲜叶作为原料。优质的原料是生产高品质乌龙茶的基础。
2. 辅料如包装材料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这可以保证最终产品的安全性。
四、生产过程控制
1. 制定并执行工艺规程,严格控制各工序的时间和温度。例如,萎凋、做青等关键步骤需要精准把控。
2. 实施在线监测,记录生产数据。通过监控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障产品质量稳定。
五、卫生管理
1. 工作人员需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并定期体检。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病菌传播的重要措施。
2. 定期对加工场所进行清洁消毒。包括地面、墙面以及所有接触食品的表面。
六、检验与出厂
1. 每批产品都应经过检验合格后才能出厂。检测项目可包括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及微生物限量等。
2. 建立完善的追溯体系。一旦发现问题产品,能够迅速定位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以上内容只是该标准的部分重点条款,全面理解和执行这些规定对于提高乌龙茶加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