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金定鸭养殖过程中的卫生防疫技术要求,包括场址选择、环境卫生、消毒措施、疫病防控和药物使用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金定鸭养殖场的卫生防疫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Health and Epidemic Prevention of Jin Ding Duck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金定鸭是我国重要的优质肉鸭品种,为确保其健康养殖和产品质量安全,DB35/T 542-2004《金定鸭卫生防疫技术规范》对金定鸭的饲养环境、疫病防控及卫生管理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一、场址选择与布局
1. 场址应远离居民区、工业区、交通要道等污染源至少500米以上,周围半径3公里内无家禽屠宰场或畜禽交易市场。
2. 养殖场地势高燥,排水良好,水源充足且水质符合GB5749要求,周边环境安静无噪音干扰。
3. 鸭舍间距不少于10米,生产区与生活区严格分开,净污道分设,避免交叉污染。
二、饲养管理
1. 引种前需隔离观察14天,确认健康后方可混群饲养。
2. 每批次鸭群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不超过4只,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
3. 定期消毒,每周至少一次全面清扫并喷洒消毒剂,常用消毒药物包括过氧乙酸、氢氧化钠等。
三、免疫接种
1. 新城疫:首次免疫在7日龄,采用灭活疫苗;二次免疫在21日龄,使用弱毒活疫苗。
2. 禽流感:根据当地疫情情况决定是否接种,通常建议春秋两季各进行一次免疫。
3. 法氏囊病:首免在10-14日龄,二免在28-35日龄。
四、疾病监测与报告
1. 建立健全疫情报告制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上报当地兽医主管部门。
2. 定期开展抗体水平检测,评估免疫效果,必要时调整免疫程序。
五、废弃物处理
1. 病死鸭尸体应深埋或焚烧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2. 废弃物集中收集,经无害化处理后方可排放,防止环境污染。
六、人员防护
1. 进入生产区人员必须穿戴工作服、鞋帽,并经过消毒池消毒。
2. 外来参观者需获得批准并在指定区域活动,不得擅自进入生产区。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规定,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金定鸭常见疫病的发生,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同时保护消费者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