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露地花生提早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品种选择、播种准备、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露地花生的提早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arly Cultivation of Groundnut in Open Fiel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露地花生提早栽培技术规程(DB 6521T 066-2024)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标准化研究院发布的指导性文件,旨在规范露地花生提早栽培的技术流程。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选址与整地
规程要求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且排水良好的地块作为种植区。整地时需深耕细耙,确保土壤疏松平整,并施足基肥。这一措施有助于改善土壤通气性和保水能力,为花生幼苗提供优良的生长环境。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应选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抗病性强且高产优质的花生品种。种子处理方面,建议采用温汤浸种或药剂拌种的方法来提高种子活力和防治病害。例如,使用浓度适宜的多菌灵溶液浸泡种子30分钟可以有效预防苗期病害的发生。
播种技术
播种时间应根据当地气温稳定在15℃以上确定。推荐采用双行交错种植方式,株距控制在18至20厘米之间,行距保持在30至35厘米左右。每穴播种两粒种子即可,覆土厚度以4到5厘米为宜。这样的密度既能保证足够的光照面积又能避免过度拥挤导致的竞争现象。
田间管理
在幼苗期要及时查苗补缺,保证全苗。中耕除草结合培土工作应在开花前完成,这不仅能够促进根系发育还利于后期荚果膨大。此外还需注意水分管理,在干旱季节适当灌溉,在雨季则要做好排水防涝准备。
病虫害防控
规程特别强调了综合防治的重要性,提倡通过轮作倒茬、合理施肥等农业措施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对于已发生的病虫害,则可采用生物农药或者高效低毒化学农药进行喷洒作业。比如利用白僵菌制剂防治蛴螬,既环保又安全。
以上是对该标准中几个核心内容的深入分析,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遵循这些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将极大提升露地花生提早栽培的成功率及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