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智慧住宅工程的总体要求、智能化系统设计、设备选型与配置、施工安装、验收及运维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智慧住宅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维护。
Title:Construction Standard for Smart Residential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4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4716-2024《智慧住宅工程建设标准》是安徽省发布的关于智慧住宅建设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总体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智慧住宅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应遵循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经济适用的原则。在设计阶段,需充分考虑住宅的功能需求和技术可行性,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二、智能化系统
1. 综合布线系统:要求综合布线系统应覆盖整个住宅区域,包括公共区域和住户单元。布线应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维护和升级。同时,要保证网络传输速率不低于千兆,以满足现代通信需求。
2. 家庭信息箱:每个住户单元都应设置家庭信息箱,作为各类设备连接的核心节点。信息箱的位置应便于操作和管理,且具备良好的通风散热条件。
3. 智能家居控制: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应支持多种交互方式,如语音、触摸屏等,并能够实现远程控制。系统还应具有场景模式功能,可以根据用户习惯自动调整设备状态。
三、节能与环保
1. 能源管理系统:住宅应配备能源管理系统,对电、水、气等多种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系统应能生成能耗报告,帮助用户了解能源使用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能耗。
2. 可再生能源利用:鼓励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住宅提供电力或热水供应。对于安装可再生能源设施的住宅,应在设计方案中明确其位置、容量及预期效果。
四、安全保障
1. 入侵报警系统:住宅应设置入侵报警系统,当检测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发出警报。系统应支持联动其他安防设备(如监控摄像头)共同工作。
2. 视频安防监控:住宅区应安装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覆盖主要出入口及重要场所。摄像机应具备高清画质,并能存储至少30天的录像资料。
五、验收与维护
工程竣工后必须经过严格的验收程序,包括但不限于功能性测试、安全性评估以及性能指标验证等方面。此外,还需建立完善的后期维护机制,定期检查各子系统的运行状况,及时排除故障隐患。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重点条款解读,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具体项目情况进行详细规划与实施。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