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食用菌种质资源维护管理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及管理规范。本文件适用于食用菌种质资源的保存、繁育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Edible Fungi Germplasm Resour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10T 121-2024《食用菌种质资源维护管理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食用菌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利用等环节的技术要求。以下选取了该标准中的一些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收集与保存
条文:5.1 收集
- 解读:本条文强调了在采集食用菌种质资源时,应确保采集点的代表性以及样本的新鲜度。采集人员需具备专业知识,并记录详细的采集信息,包括地理位置、生态环境等,以便后续研究使用。
条文:5.2 保存
- 解读:规定了不同类型的食用菌种质资源应采用适宜的保存方法,如低温干燥保存或液氮深冷保存。同时要求定期检查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以保证种质资源的质量和活性。
鉴定与评价
条文:6.1 鉴定
- 解读:明确了食用菌种质资源的鉴定流程,包括形态学特征分析、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手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准确判断菌株的身份及其亲缘关系,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条文:6.2 评价
- 解读:提出对食用菌种质资源进行全面评价的重要性,包括但不限于生长特性、抗病虫害能力、产量潜力等方面。评价结果将直接影响到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应用。
利用与发展
条文:7.1 利用原则
- 解读:强调了在开发利用食用菌种质资源时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既要考虑经济效益也要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还应注意保护知识产权,避免未经授权擅自使用他人成果。
条文:7.2 新品种培育
- 解读:鼓励基于现有种质资源开展新品种选育工作,通过杂交育种、基因编辑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提高目标性状的表现。这不仅能够丰富市场供应品种,也有助于增强我国农业竞争力。
以上内容只是对该标准部分内容进行了简要说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才能真正实现对食用菌种质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