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矮甜李栽培的园地选择、苗木培育、栽植技术、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行政区域内矮甜李的栽培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Dwarf Sweet Plum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10T 123-2024《矮甜李栽培管理技术规程》是黑龙江省地方标准,为矮甜李的种植提供了系统的技术指导。以下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选址与建园
标准指出,矮甜李园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块,土壤以深厚肥沃、有机质含量高、pH值6.5~7.5的沙壤土或壤土为宜。要求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5℃以上,无霜期150天以上。这主要是因为矮甜李属于喜光作物,充足的光照有利于果实糖分积累和品质提升。
二、苗木选择与定植
规定选用健壮无病虫害的一级苗木,苗高不低于80厘米,地径不小于0.8厘米。定植时间以春季土壤解冻后至芽萌动前为最佳,株行距控制在3米×4米。强调要施足基肥,每穴施腐熟有机肥50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并与表土混匀。这样可以确保幼树生长初期有充足养分供应,促进根系发育。
三、整形修剪
要求采用自然开心形树形,主干高度保持在40~50厘米。每年冬季修剪时,疏除过密枝、交叉枝、病虫枝,保留3~5个主枝,每个主枝配置2~3个侧枝。夏季要及时摘心控长,促进花芽分化。通过合理的整形修剪,可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果实品质。
四、肥水管理
提倡测土配方施肥,每年秋季施入有机肥作为基肥,每亩用量不少于3000公斤。开花前追施氮肥,果实膨大期增施磷钾肥。灌水要根据土壤墒情灵活掌握,开花前后需水量较大,应适当增加灌溉次数。同时注意雨季排水防涝,防止积水烂根。
五、病虫害防治
明确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建议合理轮作倒茬,清除田间杂草,减少病虫源。化学防治时优先选用高效低毒农药,严格控制使用浓度和次数。重点防控褐腐病、穿孔病以及蚜虫、红蜘蛛等常见病虫害。
六、采收与贮藏
规定果实成熟度达到8成时即可采收,采收时轻拿轻放,避免机械损伤。入库前需进行预冷处理,温度控制在1~3℃,相对湿度85%~90%。贮藏期间定期检查,及时剔除病果、伤果,确保贮藏质量。
这些关键条文涵盖了从建园到采收全过程的技术要点,为矮甜李的优质高效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有助于实现稳产增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