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湿地植被碳汇调查与监测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技术流程、数据处理与分析、质量控制及报告编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湿地植被碳汇的调查与监测工作,其他地区可参考使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etland Vegetation Carbon Sink Investigation and Monito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 1502T 024-2024《湿地植被碳汇调查与监测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湿地植被碳汇调查和监测的技术标准。以下将对规程中的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规程中明确指出湿地植被碳汇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湿地类型、植被种类、生物量及其分布情况等。其中,对于湿地类型的划分,规程要求按照国家统一的标准执行,并且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细化。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不同类型的湿地具有不同的生态功能和服务价值,直接影响到后续的碳汇评估结果。
其次,在生物量测定方面,规程强调采用样方调查法来获取准确的数据。具体来说,规定了样方面积的选择依据植物密度确定,同时要求每个样方内至少包含3个重复样本以确保数据可靠性。此外,还特别提到当遇到稀有或濒危物种时,应适当增加样方数量以保证信息完整性。
再者,关于监测周期设定,规程建议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调查,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频率。特别是在气候变化剧烈或者人为活动频繁影响下,可能需要加密监测次数。同时,规程还提出建立长期观测站点网络体系的重要性,通过持续性的数据积累可以更好地分析趋势变化并为决策提供依据。
最后,在数据处理与报告编制环节,规程提出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校验原始记录、使用标准化软件工具进行计算以及组织专家评审等多个步骤。最终形成的报告应当涵盖背景介绍、方法说明、主要发现及建议等内容,以便相关利益方能够清晰了解整个调查过程及其成果。
综上所述,《湿地植被碳汇调查与监测技术规程》从多个维度规范了湿地植被碳汇调查与监测工作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为科学有效地开展此类工作提供了指导框架。